克服氯氧镁水泥存在问题的一些途径
来源 : www.sdsjky.com 发布时间 : 2020-09-15
1调节适当的配合比、水灰比
一般来讲,为了使得镁水泥成品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和易性,在配制过程中选用合适的配合比和水灰比是必要的。配合比方面,可以参照国标进行选择,但是应该考虑实际参水化与反应的MgO(即活性MgO)的量来制作配比。以518相为例,其MgO/MgCl2的摩尔比一般在6~8之间,根据辅料的选用情况不同而不同。合理的配合比不仅能获得较好的强度效果,而且对返卤、返霜现象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。
配制过程中的水灰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。如果水灰比过大,水分含量过多,易形成浆体离析泌水,孔隙率上升,从而使得成品强度下降;水灰比过小,水分不足,和易性就会变差,从而增大施工难度。为了同时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要求,通常会加入减水剂。而减水剂在解决镁水泥其他问题方面也有较明显作用,将在下文提及。
2外加剂的使用
为了得到具有优良工程力学性质的镁质水泥材料,克服材料本身缺陷,通过填加具有不同功能的外加剂,对镁质水泥进行改性,具有决定性的作用。
抗水剂等外加剂可以改善镁质水泥抗水性,提高在潮湿环境中耐久性,保持力学强度不丧失;
加入含有有机聚合物以及Al3+,PO43-成分的复合外加剂。其中的离子成分可以取代部分MgCl2,增大MgCl2溶解度,并与Mg(OH)2生成难溶物,填充空隙,改变结晶状态,使得强度和耐水性都有所提高。而有机成分则可以在硬化过程中在气孔里形成丝状薄膜,填充孔结构,提高韧性和密实度;薄膜层还有一定保水性,促进后期水化和晶体增长。
加入减水剂可以提高成品强度,改善和易性,同时在降低吸水率方面效果显着,可以大大改善水稳定性。参考文献中给出的是树脂减水剂。
另外,加入某些具有特殊效果的外加剂,可以在以下方面改善镁水泥:
(1)降低反应热。镁质水泥石相形成过程的化学反应是强放热反应,特别是集中在早期放热量尤为大,反应一天放出的热量约为全部放热量的60%~70%。添加外加剂可以降低反应速度,降低集中释放反应热,改善制品的热变形性;
(2)减少镁水泥材料膨胀性。在形成518反应产物过程中,其体积是一个膨胀过程。加入外加剂后,可与镁水泥组分形成体积收缩产物,以抵消518形成过程的膨胀性,改善制品的变形性。
综合来考虑,在外加剂的成分上,用于抗水、补偿膨胀、加气、着色的外加剂,多使用无机酸、无机盐、某些金属单质或其氧化物。用于抗水、防潮、调节反应热、引泡、消泡的外加剂,多使用某些有机酸、水溶性树脂和一些表面活性剂。此外,具有疏水性的外加剂,通常都会抑制返霜现象的产生,但是会抑制强度的发展。
3加入植物或化学纤维
制造菱镁轻质板材时,可加入稻草粉、纸筋等纤维材料,满足减重要求,提高抗冲击、抗折性,减少因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引起微小裂缝以及翘曲变形等。加入活性填料,如滑石粉、硅藻土等,可以改善外观质量、提高成品强度。
4表面处理法
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抗水、抗潮性能的提高。加拿大学者发明了浸渍硫工艺,把溶化的硫磺浸入镁水泥内部空隙内,然后凝固,就会使得硫均匀分布到镁水泥石的空隙网中,提高其整体疏水性;另外,根据文献提供的资料,在实验室里制备氯氧镁水泥试块,同时在模具表面依次涂刷含有脱模剂的聚酯薄膜、胶衣树脂、不饱和树脂以及钛酸偶联剂层。树脂为疏水材料,阻隔了空气中水分与镁水泥表面的接触。同时,添加钛酸偶联剂层使得整个聚酯包覆层附着力大大增加。5防止镁水泥腐蚀钢筋的一些方法
根据复合材料理论,可以把镁水泥石分为三个区域:
(1)基体材料,即镁水泥石,提供腐蚀介质;
(2)界面区,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场所;
(3)增强材料,即钢筋,其不均匀性是腐蚀发生的内在根源。
从镁水泥材料内钢筋的腐蚀机理,作者认为防止钢筋腐蚀的对策也可以从这三个区域入手,改变三个区域的性质即可实现抑制钢筋腐蚀的目标。
(一)改变镁水泥石的性质,组织氯离子的破坏作用。可以在镁水泥内掺加阻锈剂来防止电化学腐蚀。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依然有待研究。
(二)钢筋表面施加防腐涂层,改变界面区接触方式。实践证明,用不腐蚀的材料覆盖钢筋是主要的抑制腐蚀的方法。钢筋涂层材料主要有两类:金属涂层和非金属涂层。第一类涂层:金属涂层,多为锌、铜、镉、镍和铅,其中锌由于低廉的价格被较多应用。第二类涂层:非金属涂层,常用环氧树脂、聚酯树脂和环氧沥青漆等。这类涂层的附着力较强,且有良好的绝缘效果,因此实际应用中效果要比锌涂层好。
(三)改变钢筋的成分,发展新型不锈钢。
上一条: 《硫氧镁胶凝材料改性剂》标准征求意见的函
下一条: 发泡菱镁水泥的应用